淮南本地宝 > 办事指南 > 淮南医疗健康 > 淮南医疗救助 > 淮南市医保可以给家里人用吗?
淮南市医保可以给家里人用吗?
2023-10-18 13:27【我要纠错】

【导语】:淮南市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绑定家庭成员后,家庭成员即可用个人账户在定点医药机构承担费用。具体使用说明及内容,详见正文。

  可以。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绑定家庭成员(配偶、父母、子女)后,个人账户即可用于支付家庭成员在定点医药机构就医时应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

  一.职工医保住院“门槛费”扣除的金额为什么不同?

  答:参保职工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在一个医保结算年度内,

            (1)首次“门槛费”为一级医院为400元、二级医院为500元、三级医院为700元。

            (2)本结算年度内第二、三次住院在原有基础上递减50元,自第四次起及以上住院按第三次标准执行,因所就医的医院属于三级医疗机构,

            (3)首次住院“门槛费”按照700元扣除,而杨某某是本年度的第二次住院,所以“门槛费”按照650元扣除。

  二.办理参保登记渠道

  (一)线上缴费。缴费人可登录支付宝、皖事通APP或关注“安徽税务”、“淮南医保”微信公众号完成参保缴费。

  (二)委托代收。个别不具备线上缴费条件的,继续委托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等为代收单位,保留线下现金缴费渠道。同时,为满足部分缴费人电子支付需要,在各代收点继续开通微信扫码缴费通道。

  (三)窗口缴费。新生儿落地参保缴费分别在县(区)政务中心税务窗口和医保经办机构窗口完成。

  (四)银行柜面。缴费人可携带现金、银行卡前往银行柜面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

  >>缴费入口:点此进入

  >>点击查看:2024年淮南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方式(入口+流程)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淮南本地宝】,对话框回复【医保】即可获取2024年度淮南居民医保网上参保入口/时间/地点/标准/咨询电话/不同人群的参保政策等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淮南本地宝首页

  • 2024淮南市低保户医保参保缴费政策

    2024年度淮南市居民医疗保险已经开始缴费,其中低保户、特殊经济困难人群缴费标准及资助额度也已同时出台,具体标准,详见正文。

  • 2023年淮南市灵活就业人员养老缴费指南

    2023年淮南市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标准、缴费档次、参保方式、参保时间及相关注意事项,具体信息,详见下文。

  • 淮南微信公众号医保缴费流程(2024年度)

    淮南市2024年度居民医保缴费已经开始了,淮南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现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线上进行缴费,具体操作流程及内容,详见正文。

  • 淮南市医保缴费地点有哪些?

    淮南市医保各县区部门经办窗口地址及咨询电话、2024年参保缴费标准等信息,详见正文。

  • 淮南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方式

    淮南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缴纳可以通过线上缴费、委托代收及现场缴费等方式办理,具体内容详见正文。

  • 淮南市居民医保转灵活就业医保办理指南

    淮南市居民医保转成灵活就业人员医保需要前往所在区县的政务服务中心医保窗口携带相关材料办理,具体内容,详见正文。

  • 淮南市灵活就业人员医保缴费地址

    淮南市灵活就业人员医保线下窗口缴费地址,市本级地址为,田家庵区和风大街88号市政务中心G座淮南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二楼医保窗口,电话为:6881386,具体其它区县地址及联系电话,详见正文。

  • 2023年淮南灵活就业人员医保缴费基数

    淮南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一按2023年度全省职工医疗保险个人缴费基数下限执行,缴费基数为4019元/月,具体相关内容,详见正文。

  • 2023淮南市灵活就业人员线上缴费指南

    淮南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一按2023年度全省职工医疗保险个人缴费基数下限执行,下限为4019元/月,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通过网上进行医保缴费,具体相关操作步骤,详见正文。

  • 2023年淮南职工医疗保险缴费基数

    淮南市职工医疗保险缴费基数参照我省2022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6698.08元/月,最后核定2023年全省职工医疗保险个人缴费基数上限为20094元/月,下限为4019元/月,具体内容,详见正文。

  • 淮南市辞职可以申请失业金吗?

    淮南市个人辞职是不能申请失业金的,失业金的领取是有一定条件的例如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被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前,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规定参加失业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满一年的,具体申请条件及申请指

  • 淮南市医保异地就医备案回参保地还能使用吗?

    淮南市医保办理了异地就医后,回到原参保地就医可以使用享受医保待遇,并且原则上不低于参保地跨省转诊转院水平。具体内容,详见正文。

  • 热门推荐